30家消金公司去年赚了140多亿,这几家是最大黑马 -亚博888

2024-05-08 15:17:01  作者:华秋实 来源:柒财经 

随着上市公司财报季的告终,持牌消费金融公司(下称消金公司)的年报也基本披露完毕。柒财经注意到,截至5月8日,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,除捷信消金外,其他30家已开业的消金公司均已公布其2023年业绩。

从资产规模来看,2023年,30家消金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1.2万亿元。蚂蚁消金在去年经过两轮增资后,资产总额增至2396.69亿元,居行业首位。

从净利润看,除去年刚开业的建信消金外,其他29家消费金融公司均实现盈利,总盈利达140多亿元,而且头部效应继续显现。

与此同时,中尾部的几家“银行系”消金公司在股东的加持下,多项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,成为行业中的黑马。

头部公司增速放缓

业绩上,招联消金继续稳居第一,兴业消金和马上消金依旧紧随其后,这也是三家公司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保持相同的位次。

 

具体来看,2023年,招联消金实现营收196.02亿元,同比增长12.01%;兴业消金实现营收112.3亿元,同比增长11%;马上消金实现营收157.95亿元,同比增长16.74%。

不过,从净利润增速来看,三家增速明显放缓,而兴业消金净利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。年报显示,兴业消金去年实现净利润20.72亿元,较2022年同期的24.93亿元下降16.89%。值得注意的是,兴业消金的净利增速在2022年就大幅下跌,从2021年的65.14%,跌至8.7%。

资料显示,兴业消金成立于2014年12月,是经原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消金公司,初始注册资本3亿元,开业后历经3轮增资,截至目前注册资本为53.2亿元,股东分别是兴业银行(持股66%)、泉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24%)、特步(中国)有限公司(持股5%)、福诚(中国)有限公司(持股5%)。

从整体来看,行业的头部效应仍然显著。前三家的净利润之和,远超后27家的净利润之和。单看排名第一的招联消金,虽然去年净利增速下滑,但因基数大,其去年的增量仍达到2.71亿元,以这一数据参与净利润排名,能排在第十一位。其与实现盈利的最后一名的蒙商消金比较,净利差高达128.57倍。

中部“银行系”现多个黑马

头部增速减缓,行业中部则出现了几个增幅较大的黑马,如“银行系”的宁银消金、平安消金和苏银凯基消金。

年报显示,2023年,宁银消金营收为18.02亿元,同比增加193.96%,为营收增幅之首,净利润也由2022年的0.26亿元增至2023年的2.02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676.92%。

这与其控股股东宁波银行近几年的一系列动作有关。2021年,宁波银行收购并增持控股华融消金公司,持股比例为70%。2022年8月,华融消金正式更名为宁银消金。

去年,宁波银行对宁银消金进行了增资,增加注册资本20.11亿元;今年4月,宁波银行与宁波金控拟进一步对宁银消金共同增资。本次增资完成后,预计宁银消金注册资本增至45亿元,宁波银行持有其75.33%股份,宁波金控持有其20%股份。

而如果增资顺利完成,按照目前行业内消金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排名,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在短短两年内就跻身行业前六。

另一匹黑马是苏银凯基消金。该公司2023年净利润3.89亿元,同比增长143%,排名第十。

苏银凯基消金在2023年也得到了背后大股东江苏银行的鼎力支持。去年12月,苏银凯基消金的注册资本由26亿元变更为42亿元,增幅达到61.54%。而这也是苏银消金成立以来第二次增资。江苏银行持股比例为56.44%,为第一大股东。

此外,2023年,平安消金净利润4.9亿元,同比增长162.03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位于尾部的小米消金和唯品富邦消金净利润也暴增,前者增长590.91%,后者增长759.74%,增速排名第一。

蚂蚁消金资产规模居首

资产规模是考量一家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。去年,多家消金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出现较大变动。

其中,按照资产规模计算,蚂蚁消费金融以2396.69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行业第一。

年报显示,2023年,蚂蚁消金连续完成两轮增资,注册资本已达230亿元,已完整承接来自重庆小微小贷、重庆商诚小贷的花呗、借呗业务。截至财年末,蚂蚁消金资产总额为2396.69亿元,同比增长125.61%,负债总额为2167.28亿元,同比增长120.12%。

资产规模过千亿的还有招联消金,其以1764.21亿元的资产规模排第二。兴业消金、中银消金则分别以869.31亿元、742.99亿元的资产总额紧随其后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和总资产增长15.91%不同的是,中银消金去年增收不增利。年报显示,中银消金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78.57亿元,同比增加16.26%;净利润为5.37亿元,较上年同期的6.56亿元下滑18.14%。这已是该公司第二年净利润同比负增长,2022年,中银消金净利润同比下降22.27%。

资产规模增幅超过100%的还有两家“银行系”消金公司。宁银消金总资产由2022年末的81.45亿元扩增至456.71亿元,增幅达460.72%;背靠南京银行的南银法巴消金以634.07%的增速排名第一,总资产规模也达到334.59亿元,排名第十二。

2023年为南京银行成为南银法巴消金第一大股东的首个完整财年。2023年1月,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已共同完成对南银法巴消金增资44亿元,增资后,南京银行持股比例从56%增至66.92%,南银法巴消金注资从6亿元增至50亿元。

不同于多数公司资产规模扩大,阳光消金的总资产较上年末有所减少,降幅为6.41%。阳光消金三名股东分别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、王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、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,大股东光大银行持股60%。

小结

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《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》,至2023年年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6%;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.75万亿元,同比多增1.31万亿元。其中,个人住房贷款增速疲弱,而消费性贷款增速较高。

这说明,消金公司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

但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监管的收紧,持牌消金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合规压力。其中,按照4月18日起施行的《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》,消金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由此前的“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”提高到了“10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”。

柒财经注意到,目前仍有包含中信消金、幸福消金、晋商消金、蒙商消金、唯品富邦消金、金美信消金、锦程消金等十家消金公司未达标。
分享到:  
来源

柒财经

热点

推荐

快讯


网站地图